農村“小微權力”量大面廣,據不完全統計,80%以上的群眾辦理事項需要村級簽字蓋章。特別是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,各項政策向基層傾斜,各類資金資源向基層凝聚,基層廉政風險顯著提升。但基層干部相對較少,機構設置也沒有上級機關嚴密,這就導致個別地方基層干部集中行使多個職能部門權力。
筆者認為營造出良好的政治生態,需要從加強黨員干部日常管理入手,增強干部日常管理制度的科學性、周密性、可行性,彰顯制度的規范、制衡作用。要強化教育,筑牢防線。要強化紀律和法規的教育,通過會前學紀學法、收看警示教育篇、到警示教育基地開展警示教育等多種方式強化紀律教育,提升黨員干部的紀律意識,不斷筑牢黨員干部“拒腐防變”的思想防線。
要獎懲分明,敢于逗硬。建立完善干部考核和獎懲制度,嚴格考核原則,規范考評方法,健全考評責任,嚴格結果運用,對優秀者提拔重用,對有潛力者積極培養,對落后者嚴格鞭策,對違紀違規者嚴厲懲處。
要強化監督,及早預防。前移監督關口,將干部監督工作事前、事中、事后三個環節并重,加大監督力度。按照《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》的要求,建立干部交流輪崗尤其是重要崗位的輪崗制度,有效地制約權力的濫用。要運用“互聯網+”、微信平臺、大數據等手段延伸監督觸角。
提升干部監督實效。要完善制度,規范權力。明確干部職權范圍、權力行使標準、權力運作程序,用規章制度和法制規范,約束干部的權力行為,規范干部的管理,積極防止權力腐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