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蠅貪成群,其害如虎”。老百姓最關心的就是切身利益,而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,嚴重啃噬了群眾獲得感,越是基層,感受越深。近年來,蕪湖市結合開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重點任務,以紀檢監察工作創新項目化為引領,大膽實踐,開拓創新,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村級“小微權力”監督制約新機制并取得顯著成效,有力推動了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、向一線、向群眾身邊延伸。一、堅持全領域覆蓋,制度確權到位(一)厘定權力清單,明確權力事項全市各縣區以鎮(街道、公共服務中心)為單位,對村級組織和村干部在服務群眾過程中行使的權力事項進行梳理、歸納、審核和充分論證,本著“于法周延、于事簡便、便民利民”的原則,整理編制出村級權力清單。蕪湖市942個村(社區)已全部編制完成村級“小微權力”清單,實現清單全覆蓋,做到了“小微權力進清單,清單之外無權力”。清單內容囊括重大事項決策、村級工程管理、集體“三資”管理、涉農資金管理使用、救災救助申請、計劃生育服務等九大類權力和服務事項。對每項權力事項建立制度予以明確,確保權力依法合規有邊界。
鳩江區清水街道小微權力清單項目(二)制定權力流程,推動規范運行清單明確了每項應辦事項的辦理步驟,繪制出權力運行流程圖,并優化權力事項的辦理程序,切實減少工作環節,確定每個環節的承辦主體、辦理要求等,著力提高權力運行的規范化水平,全面做實防止“小微權力”任性的各項基礎工作。切實做到只要是辦事群眾問到的問題,鎮村干部無論是否分管,都要做到“有問即答、有問必答”,在辦事過程中,做到對群眾“一次性告知、限時答復、按時辦結”,有效杜絕推諉扯皮、故意刁難、吃拿卡要等現象發生,使群眾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。(三)實行動態調整,確保與時俱進按照誰授權、誰負責原則,結合實際需要,各縣區每年要對權力清單和權力流程進行動態調整,有減有增,做到“工作開展到哪里,權力運行監督到哪里”。如“二孩政策”施行后,及時調整了計生服務事項;結合實際,新增土地房屋征收、村干部聘用等權力事項。及時對村級“小微權力”事項設定、運行流程、廉潔風險等情況進行評估,在實踐中檢驗制度“籠子”的效果。二、堅持全過程公開,陽光曬權到位(一)宣傳發動,人人參與通過采取編印“小微權力”操作口袋書、組織鎮村干部開展集中輪訓、知識競賽和問卷測試等形式,促使廣大鎮村干部對“小微權力”事項和辦理流程做到全面知曉、熟練掌握。通過印制發放宣傳讀本、噴繪墻體漫畫、編排戲曲曲目巡回演出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各種形式,將村級“小微權力”運行過程清晰呈現,讓群眾明白有事情“找誰辦、怎么辦”。(二)創新載體,方便快捷在充分利用村務公開欄、黨務公開欄等傳統信息載體的同時,運用“互聯網+”,建立“小微權力”網絡監督平臺,將“小微權力”服務事項的辦理條件、運行流程、實施過程及結果,所有原始資料全部在平臺上“曬”出來,做到“線上線下”同步公開,電腦、手機同步上線,網站、客戶端同時進行信息發布,群眾可以隨時隨地輸入身份證號登錄平臺查看,使廣大群眾“人人知曉流程、個個監督權力”。截至目前,7個縣區均已建立“小微權力”網絡監督平臺并正式上線運行。
官陡街道“小微權力”清單宣傳冊
各村鎮印發的“小微權力”宣傳讀本(三)出臺辦法,壓實責任圍繞打造村級“廉潔班子、廉潔村務、廉潔工程、廉潔文化”四廉建設目標,出臺村級“小微權力”考核評價辦法,對村級“民主決策、廉潔自律、三資管理、村務公開、便民服務、項目管理、廉政文化”等7個方面25項內容進行考核,考核評價結果作為對各村(社區)及“兩委”干部年度綜合考核的重要依據,排名末位的村(社區)當年不得評先評優。同時,將村級“小微權力”規范運行情況作為對各鎮(街道、公共服務中心)“兩個責任”考核重要內容,真正把責任壓緊壓實。(四)網上反饋,協同互動建立權力運行群眾評價機制,在村級“小微權力”網絡監督平臺專門設置群眾評價窗口,群眾可以對“小微權力”運行結果進行滿意度評價,或通過窗口留言反映問題、提出意見建議,切實增強群眾監督有效性??h(區)鎮(街道、公共服務中心)紀委(紀工委)根據群眾反饋情況,對存在的問題切實做到早答復、早發現、早處置,給“小微權力”套上“緊箍咒”。三、堅持全方位監督,全程控權到位(一)壓實專責監督在全市各縣區共計73個鎮(街道、公共服務中心)均按照專兼結合、以專為主的要求,采取建制鎮和規模較大的鄉鎮(街道、公共服務中心)“4+2”、一般鄉鎮(街道、公共服務中心)“3+2”的模式配備紀檢干部,全面加強規范鄉鎮(街道、公共服務中心)紀檢監察組織和干部隊伍建設,著力提升鄉鎮(街道)紀檢組織履職能力。全市942個村(社區)黨組織中統一設立紀檢委員(社區紀委書記),鎮村紀檢監督體系建設基本到位。同步制定縣鎮村三級紀檢干部考核辦法,明確考核由上級紀委負責,保證紀檢監督權的相對獨立性和權威性。2016年以來,查處村(社區)干部案件921件,給予紀律處分768人,其中查處的涉及村社區“兩委”主要負責人案件351件,給予紀律處分327人。(二)開展交叉監督實行村級“小微權力”監督制約工作分片交叉監督檢查制度,將各鎮(街道、公共服務中心)劃分成若干個監督片區,每個片區由1名鎮(街道、公共服務中心)紀委(紀工委)干部負責,統籌片區內村紀檢委員力量,突出監督重點,圍繞“規范運行、全程公開、群眾監督”等三個關鍵環節,加強監督。不斷強化“小微權力”鎮級交叉互查結果運用,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縣、鎮“雙通報”,倒逼主管部門、責任單位整改落實,持續傳導壓力。(三)做實村務監督全市942個村(社區)的紀檢委員(社區紀委書記),同時兼任村(社區)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或負責村務監督工作。在村(社區)紀檢委員配合下,建立村務情況分析、村務監督工作報告、評議考核等制度,進一步促使村務監督委員會依法依規開展工作。村(社區)紀檢委員在上級紀委(紀工委)的領導下,采取分片監督、交叉監督等方式,有力推動村務監督委員會加強民主監督。村級事務小到日常開支發票報銷,大到重大工程項目能否上馬,必須經過村務監督委員會審核把關,有村(社區)紀檢委員加入的村務監督委員會已成為盯住村(社區)干部權力運行的“守門員”,有效約束了村級權力行使中的專權、亂權現象。(四)加強巡察監督把村級“小微權力”運行情況納入市縣巡察內容,重點巡察規范、公開等制度落實情況,圍繞城鄉低保申請、殘疾證辦理、三資管理、工程項目及物品采購、農村危房改造等事項,監督檢查是否存在優親厚友、虛報冒領、權錢交易、以權謀私、貪污侵占等侵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。(五)強化重點督辦各縣區紀委將強化監督執紀問責作為“小微權力”監督制約工作的重要保障。蕪湖市紀委印發《關于開展對反映村(社區)干部廉潔履職方面問題線索重點督辦工作的通知》,圍繞“小微權力”運行關鍵環節和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,滾動式開展問題線索重點督辦。2016年以來共開展4輪186件問題線索重點督辦,立案123件,給予紀律處分261人,移送司法機關13人。通過持續推進并深化村級“小微權力”監督制約新機制建設,全市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得到明顯加強。鎮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精力更加集中,村干部清楚自己該干什么,不能干什么,責任權力是什么;鎮村干部廉潔意識、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,由于辦事流程公開了,監督跟上了,達到了“還群眾以明白,還干部以清白”的效果;干群關系更加密切,群眾“獲得感”不斷提升,真正做到了“群眾少跑腿,干部勤跑腿”,矛盾少了,包容多了,有力促進了基層工作開展,群眾滿意度逐年提高?!靶∥嗔Α北O督制約新機制建設有力推動了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,不斷鞏固了黨在基層的執政根基,為蕪湖當好皖江崛起排頭兵、五大發展先行者,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強保障。(安徽省蕪湖市紀委監委)——摘自中國方正出版社《紀檢監察監督工作實踐探索》